
總有一些年華,熠熠生輝
總有一些故事,如歌如詩
羅霄山下
我們堅韌的步伐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為展現全縣各鄉鎮、部門在鞏固脫貧攻堅戰場上的擔當作為,縣委宣傳部、縣融媒體中心、縣扶貧辦共同策劃推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專欄報道。今天,小編帶您一起走進沙田鎮。
↓↓↓
了解沙田鎮
精準施策、精準幫扶、精準救助
“靶向幫扶”拔“窮根”
為做到精準施策、精準幫扶、精準救助,沙田鎮將全鎮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在檔邊緣戶和目前符合邊緣戶條件的非貧困戶均作為“脫貧攻堅對象”,按其家庭經濟條件分為ABCD四類,按照分類實施“靶向幫扶”,狠下繡花功夫,細作精準文章,確保了不漏一戶、不落一人,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收官戰夯實基礎。走進郭慧清的養豬場,看到他們夫妻倆正在給豬舍打掃衛生,給生豬喂食。郭慧清是沙田鎮大水村長盈組人,因病身體較差,不能干重體力活,全家生計都依靠妻子張福榮在沙田鎮打零工賺錢,家庭經濟收入少,家庭較為貧困。
沙田鎮大水村村民張福榮:(以前)我在大水云里住,房子都那么大條縫,我就帶著我的女兒來沙田打零工,吃了上餐愁下餐。
脫貧攻堅戰啟動以來,郭慧清家被列為了建檔立卡貧困戶,鎮村干部在入戶走訪時,了解到他家的特殊情況,為他們制定了養豬脫貧的產業計劃,并幫助郭慧清的妻子張福榮報名參加了養豬技術培訓,替他們在大湖村租賃養豬場,同時給予5600元的補貼購買種豬。如今,郭慧清家的養豬場有4頭母豬,17頭肉豬,每年純收入可達3萬元以上,徹底脫了貧。
沙田鎮大水村村主任羅正飛:我們大水村像郭慧清這種貧困戶通過產業扶貧,真正達到了穩脫貧、真脫貧。
2017年,郭慧清家又被列入了易地扶貧搬遷計劃,全家搬入了周江安置小區,過上了美好新生活。沙田鎮大水村村民張福榮:我相信我們今后的生活會越來越好。
2011年,郭柳娟的媽媽因患腦癌去世,禍不單行,2014年她的爸爸外出務工意外身亡。她與姐姐一下子就成為了孤兒,一個14歲,一個才8歲,天好像塌了下來,未來一片灰暗。在一次扶貧普查中,鄉、村兩級了解到了這個家庭的不幸,馬上行動了起來,將兩姐妹被列入了重點幫扶對象,開展“教育扶貧、結對幫扶”,讓姐姐讀完了職高,在廣東模具廠找到工作,對郭柳娟也關心有加,讓她繼續在校園里安心讀書。“靶向幫扶”讓美好的生活再度向歷經磨難的姐妹倆招手。
沙田鎮貝溪村村民張桂連:房子也給她倆弄了一套,書有讀,錢也有用,還是政策好。據統計,沙田鎮原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176戶6174人。截止到2019年底,通過全鎮黨員干部與人民群眾共同努力,全鎮脫貧2124戶6102人,未脫貧52戶72人,貧困發生率降為0.25%,目前未脫貧的72人均已制定脫貧發展計劃,脫貧致富奔小康的路上,沙田人民群眾一個也沒落下。
沙田鎮扶貧辦工作人員郭瑤敏:我們針對所有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和部分非建檔立卡戶進行了分類管理,根據不同的情況分了“A.B.C.D”四類,對不同類別的我們也制訂了不同的幫扶措施,確保不漏一戶、不落一人,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
責編:王珈
初審:王珈 二審:唐劍華 終審:易湘鋒
來源:桂東發布
下載APP
分享到